题目:【论述题】请论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害,以及引起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喵查答案: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传价值及存在价值,还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直接价值表现在当地消费使用价值(如食物,消费等)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它的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等。选择价值也是潜在价值。今天,没有人敢确定现在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也不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也很难确定。存在价值,指伦理或道德价值,自然界多种多样的物种及其系统的存在,有利于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功能的保持及其结构的稳定。一个物种的存在价值有多大,它的消失究竟带来多大的损失,目前人们还难以准确评估,正如人们不能评估一只恐龙的存在价值一样。生物多样性丧失使生态系统稳定度下降,生态系统出现“退化”乃至崩溃,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生物多样性丧失可能导致个别害虫害兽过度增殖,造成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物多样性的丧失将使人类失去其直接使用价值——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丧失其间接使用价值——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而且野生生物具有的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目前仍以惊人的速度丧失,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根据联合国的报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直接驱动因素是土地和海洋利用的改变、生物资源利用、气候变化、污染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土地用途改变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退化的最大直接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开垦、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采矿、道路扩建、水电大坝以及管线建设等。这些活动造成毁林、生境破碎化等,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和沿海土地利用变化包括沿海挤占生境、近海水产养殖、海水养殖、底拖网捕捞、陆上开荒、沿海城市扩张等。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是一些物种成为珍稀濒危物种甚至灭绝或资源物种减少的重要原因。其中,盗猎和贸易直接将很多野生动物推向灭绝的边缘。过去50年中,鱼类和海产品过度利用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大驱动因素。目前,仅有3%的海洋被认为没有受到来自人类的压力。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分布、物候、种群动态以及物种组合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已经产生了明显影响,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47%的受威胁哺乳动物和23%的受威胁鸟类可能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无法适应快速气候变化的物种,则面临着更大的威胁。因臭氧损耗而增加的紫外线也对农、林、牧、渔相关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威胁。污染不仅直接影响物种和群落结构,还可以通过污染生境,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海洋酸化带来的危害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尤甚。自1980年代以来,海洋塑料污染增加了10倍,至少影响到267个物种。生境破碎化将直接影响物种的繁殖与生存,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生境丧失和破碎化的原因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乱砍滥伐、旅游娱乐、樵采、过度放牧、土地退化、农业开垦、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污染、贫困等。外来入侵物种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自1980年代以来,外来入侵物种累计增加了40%,导致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下降。而在一些岛屿上,外来入侵物种则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影响。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和人员流动加速了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加速了全球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森林的退化,加剧了一些经济落后但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旅游业在过去20年急剧增长,也给生物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另外,不合理的造林和绿化以及生物能源种植行动虽然可扩大森林面积、提高覆盖率、减少排放,但如果片面追求覆盖率或绿地占比,采用大面积单一物种,则也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一些不合理的经济激励措施已经成为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驱动因素。在全球范围内,对生物多样性具不利影响的补贴一直存在,助长了毁林、过度捕捞、城市无序扩张等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地方社区参与度不高也会导致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丧失。地方社区在驯化和维护种质资源、丰富生境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利用有价值的植物、管理和监测野生物种和生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去由于地方社区参与不足,导致高度适应的物种、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丧失,降低了对病、虫和气候变化等威胁的抵御力。管理水平、政策、法律、机构协调、战略、规划、意识、知识、技术、人员素质等都可以成为推动或制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上很多保护地仍然缺乏有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