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自我实现预言
喵查答案:自我实现预言理论是与其结构分析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成果。自我实现预言所解释的是种社会过程:虚假的想法,期望,预言等会导致自身的实现,而在其他情况下可能不会发生。 当谣言说一个实际上有兑付能力的银行将要倒闭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银行取款,结果必然导致这家银行的破产。比如当学校教师认为中产阶级的学生由于他们来自"较优越的家庭”,因此比学校阶级的学生优秀时,这些教师就会更加关心他们,其结果是他们的确会表现得较为出色。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的重要基础是所谓的“托马斯定理"(ThomasTheorem),即如果人们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就会产生真实的结果”,这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W.1.托马斯和D.S. 托马斯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这个定理说明了对某些社会现象来说,重要的不是它本身是否真实,而是人们如何去看待它。它强调人们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行动的,因此主观定义会影响客观结果。因此,一旦我们赋予情景某种意义,我们随后的行动及行动的某些结果将受所赋予的意义的影响。 默顿认为,运用这一理论可以很好地揭示人类社会中的种族、阶级、性别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根源。例如白人对黑人的统治,传统上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但事实是,认为黑人天生低人一等的观念从一开始这个大前提就是不真实的。 但默顿同时指出“托马斯定理”也说明乃自我实现预言的这种悲剧性的、常常是错误的循环可以被打破。即且对原初的假说提出疑问并建立一种新的情境定义,事情随后的发展就会证明原来的假说是荒唐可笑的。只有这样原来的观念才可能不再被看作真实的。尽管有时这样做起来很难,因为人们的观念认识常常是根深蒂固的。特别是从社会长期存在的群体间的分野来看。 只有放弃把社会宿命论看做不可更改的人类本性这种观念,恐惧、社会灾难与进一步的恐怕这种悲剧循环才能被打破。 通过自我实现预言概念,实际上说明了人类行动的重要特征,除了主观性意外,还具有反思性,即社会行动的结果会反作用于行动情景,从而调整行动的轨迹。他也注意到了行动者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社会结构虽然制约人们的选择,但人们可以在不同选择中做出取舍。自我实现预言
-->